初識芮港村,是在兩年前的秋天。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太白鎮(zhèn)芮港村村部緊挨著寧蕪高速。在導航的指引下,我沿著姑溪河南岸的大埂一路前行,連片的農田從眼前飛過,羊群自在地行走在路邊,再穿過幾戶零散的農家后,一行醒目的“芮港村黨群服務中心歡迎您”出現在眼前。
芮港村北枕姑溪河與縣城相望,東臨大青山,阡陌小路縱橫其中,陶淵明筆下的“曖曖遠人村,依依墟里煙。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顛”在我心中有了實景圖。我贊嘆著眼前的皖南鄉(xiāng)村風光,來不及細細品味,就忙起了作為一名村黨總支書記助理的工作。
芮港村是合并村,有15個村民小組,人口超3500人。記得我第一次下組是跟著村干部推廣下載“反詐APP”。在我們這個團隊中,有村里的“民心定盤星”——芮港村原黨支部副書記,村民熟悉他、信任他。還有一位是村里的“民情百事通”,他是土生土長的芮港人,對村里的人情關系、家長里短了如指掌。有了這兩位老師的指引,再加上我對手機和應用程序都很熟練,推廣工作十分順利。
鄉(xiāng)村是一本書,需要我細細研讀。而基層工作者,不僅是政策的執(zhí)行者,更是村民的貼心人。從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到養(yǎng)老保險資格認證,從入戶宣傳政策到深入家門慰問困難群眾,村級黨組織承載著方方面面落實執(zhí)行的任務。這些對于剛從“象牙塔”出來的我來說,還很難立刻勝任。那段時間,領導的關心、同事的互助、村民的配合,加上我逐漸能聽懂的鄉(xiāng)音,都在不斷激勵著我努力向下扎根、向陽生長。
在工作例會上,村書記會思路清晰地將工作計劃一一梳理,并分工到人?!盀榇迕穹詹荒艿⒄`,一定要做好做細”“與群眾打交道一定要再耐心一點”“把握不清楚的工作就多問,任務重的大家就一起幫幫”……他常掛在嘴邊的話,我牢牢記在心里,成為我處理事務、與群眾打交道的工作準則。還有我的同事,我發(fā)現他們經常在與村民嘮家常時,就把工作完成了,與村民熟絡得好似一家人,這些都給了我很大的觸動,也教會了我許多工作方式方法。
前段時間,村里開展電動三輪車上牌工作,隊伍從大廳排到了院門口,有的同事在大廳里辦理登記,有的同事在院子里為車輛噴漆。為了加快進度,我拿著裁好的小紙條,帶著村民先找到自己的車子,提前填寫信息。有的村民對填寫流程感到困惑,有的村民趕時間,還有的村民寫不好自己的名字……這些問題都在我耐心的協調下,被一一解決了。登記工作全部結束后,有位大叔對我說:“電動三輪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太多便利,上牌以后上路更踏實、更放心了。”那一刻,我感受到基層工作的價值和意義。
“芮”字本義,是草初生時柔細之態(tài)。我有幸,能如一粒種子,播在芮港的沃土之中。我和芮港相識于秋風輕拂的稻田之畔,共同經歷過凜冬寒風的呼嘯,在春日的暖陽下悄然發(fā)芽。未來,我們還要風雨同行、攜手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