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偉苗(右)和貧困戶梁鳳俠拉家常。
2016年10月,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(qū)王家河街道南雷村村委會二樓住進了一個名叫吳偉苗的陜北女娃,從那時起,村委會二樓值班室的燈,晚上再也沒有熄過。
起初,村民們聽說那是個大學生村官,感到十分稀奇,經常有人順路拐到村委會來看她,找她幫忙辦個事兒,很快,和氣伶俐又勤快的村官小吳就成了村里的“紅人”,自從她扎根南雷以來,村民們辦事方便了,文化生活豐富了,村民給她起了個外號叫“百事通”,見她忙得一年到頭不離村,又開玩笑喊她“留守兒童”,能干的名聲傳得十里八鄉(xiāng)都知道,鄰近的村子羨慕得很。
南雷村地處王益區(qū)政府與工業(yè)園區(qū)連接帶,離城區(qū)不遠,全村有3個村民小組421戶,1420口人,和其他黃土高原上的村子一樣,大批青壯年外出打工,平日村里以老人婦孺為主,生活既簡單又冷清。來村里沒多久,吳偉苗發(fā)現村里不少嬸兒嫂子喜歡跳健身操廣場舞,但沒人組織,大多只是關起院門來在自家跳。她對這事兒上了心,沒多久,王益區(qū)舉辦廣場舞大賽,要在轄區(qū)內選一個村作為分會場,吳偉苗壯著膽子向村兩委建言:“咱村地理位置合適,又有個大廣場,不如咱村報名吧?”村兩委一合計,村里硬件條件符合,就同意了,沒想到申報成功后,作為分會場的村也得出一個參賽節(jié)目,這下村里可犯了難,這么短的時間,哪兒能拉起一支水平不錯的參賽隊伍?作為“始作俑者”的吳偉苗,當仁不讓地承擔起“招兵買馬”的任務。
誰家嬸子愛跳舞,誰家嫂子跳得好,吳偉苗心里其實很有數。接下來,她就開始了一次特殊的走訪。田嬸快50歲了,身體不大好,所以特別注重鍛煉,經常在自家院里跳,而且水平很不錯。小吳上門去請?zhí)飲饏⒓颖荣?,田嬸羞得不行:“別開玩笑了,俺都這把年紀了,哪能上場比賽?”吳偉苗拉著她的手笑著說:“大家伙都說田嬸您跳得最好,不參加可太可惜了。您不上場,咱們村拿獎肯定沒指望。”如此去了三次才把田嬸說服。還有一位水平不錯的劉嬸,家境不好,本來一口答應參加比賽,但聽說要花錢買服裝就嚷著要退出,吳偉苗到村里申請了專項活動資金解決了這事,才留下了劉嬸。
好不容易湊齊了11人的隊伍,緊張的排練開始了,因為大家白天都有活計,排練只好在晚上進行。10月份的銅川,晚上氣溫極低,吳偉苗負責準備音響,現場播放歌曲,全程陪同排練。如果有隊員請假來不了,還得由她隨時頂上保持隊形。聽著村委會每天晚上準時響起的音樂,村民們議論紛紛:“這幫娘們著魔了!這么冷的天,天天晚上瞎折騰啥哩?”比賽那天,南雷村廣場舞隊大放異彩,在分會場參賽的12支隊伍中一舉奪魁,在區(qū)里一戰(zhàn)成名。比賽結束之后,村里的大娘嬸子們認識到自身的潛力,熱情高漲,現在的南雷村,跳廣場舞成為一種時尚,隊伍擴大到50多人,最大的舞者已經超過60歲了。
吳偉苗的韌勁還體現在為村里籌建文化服務中心的事上。區(qū)里要建文化示范村,有專項資金支持,沒想到大部分村都不積極:“弄那花架子干啥?不能吃不能喝的?!蹦侠状宕逦瘯O在廢棄的村小學里,用的是原來小學的主樓,側樓都還空著,聽說區(qū)里有政策,吳偉苗心動了,越想越覺得側樓適合建文化服務中心。她想到就做,直接去找村書記,書記也很猶豫:“我聽說別的村都不弄這個,我們干啥費這勁?”吳偉苗說:“書記,這真是個好事,區(qū)里有專項補貼,側樓閑著也是浪費。咱只要有人去做就行,我愿意挑這個擔子。您想,咱村文化氛圍一提升,在周邊村里可是獨一份兒!”村書記被說服了,把文化示范村建設項目交給她去落實。
吳偉苗忙得特別歡實。規(guī)劃了“四室一廳”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,擁有文化活動室、棋牌室、圖書室、電子閱覽室,多功能廳,廳室的布置全由她親手完成,擺放書架等體力活也搶著干,1340冊圖書,她花了好幾個晚上,全部貼上標簽整理歸檔。等全部完工掛上牌,村民們對她豎起了大拇指?,F在常來圖書室借書的村民牛文華夸她說:“之前聽說村委會有書借,以為就是個空屋擱幾架書,沒想到你把這幾間屋整得這么規(guī)范,真有心!”
因工作表現突出,吳偉苗被任命為村里的文化專干,她堅信文化可以潛移默化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,激發(fā)村民的內生動力。兩年多來,她組織開展評選“五好家庭”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婦”活動,喚醒村民內心美好的道德觀念;她結合本村實際,操辦土味十足的文藝演出,積極聯系文化下鄉(xiāng)和電影下鄉(xiāng)。相比其它村子,南雷村觀看演出、電影也最積極?,F在,南雷村隔三差五就熱鬧一回,村民都說,這得感謝咱們村的“百事通”小吳!
到南雷村兩年多了,吳偉苗只回過4次家,其中有兩次還是爸媽生病時趕回去的。爸媽也有埋怨:“你為啥就這么忙?事兒就這么多嗎?”但看她在家時左一個右一個接著村里的電話,又反過來勸她早點回村:“去吧,別擔心家里?!?/p>
于是,南雷村村委會二樓值班室的燈,一直亮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