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山深處的紅石巖村。曹曼夫 攝
“去走走親戚!”11月中旬的一個周末,90后夫妻肖寬和譚靚媛和往常一樣,早上7點不到就從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城區(qū)驅車出發(fā),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顛簸1個小時后抵達紅石巖村。
紅石巖村曾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,但對肖寬和譚靚媛來說,卻是他倆夢想的啟航之地,也是愛情的原點。
夫妻倆在村委會做飯洗碗。
1995年出生的肖寬是開遠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管委會的一名年輕干部,2019年3月被派到樂白道街道紅石巖村駐村扶貧。譚靚媛2018年考入國家統(tǒng)計局開遠調查隊,2019年起掛包紅石巖村貧困戶白貴萍至今。
小車停在綠樹環(huán)繞的村口,村民們抱著飯碗聚在一塊吃早飯、聊家常,肖寬、譚靚媛夫妻倆熱情地和村民們打著招呼,然后從車上搬下小禮物,笑盈盈地逢人就發(fā)。“又給我們帶東西啦!”“我們可都是他倆的介紹人呢!”大家你一言我一句,現場氣氛被點燃了。
“肖寬是紅河州石屏縣的,我是昆明市嵩明縣人,相距200多公里,是扶貧工作讓我們結下情緣。”譚靚媛一臉幸福地向鄉(xiāng)親們講述了愛情之旅。“第一次入戶摸底就是在肖寬的帶領下完成的。”譚靚媛回憶說,第一回去白貴萍家,路上肖寬就詳細介紹了白家的情況,熟悉程度讓她吃驚。譚靚媛接著問訣竅,肖寬掏出一個文件夾,里面記載了所有貧困戶的信息,包括各自享受什么政策,家里收入來源等等。
第一次見面,肖寬給譚靚媛留下很不錯的印象。此后,白貴萍家的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房屋改造等大事小情,譚靚媛都會和肖寬商議。一來二往中,兩個年輕人漸生情愫。
“說起來,我還是他倆的介紹人呢!”白貴萍笑著帶記者看家里的廁所,“我家建了個廁所,他賺了個老婆!”
“原來,村里動員改造廁所,我當時嫌麻煩,不愿意建。他倆多次入戶,軟磨硬泡了一個星期。”白貴萍說,施工過程中,因和鄰居產生用地矛盾,被迫停工。當時譚靚媛在外出差,她就聯系肖寬幫忙協調,事情很快圓滿解決了?!斑@男孩敢擔當、靠得??!”從此,譚靚媛對肖寬有了依賴。
除了掛包戶有事及時跟進,譚靚媛平常是不用來村里的。在戀愛關系確定后,每到周末,只要單位不加班,譚靚媛都會開車一頭扎進村里,給肖寬做飯、洗衣服,陪他一起下村走訪、幫扶困難群眾……
平時,兩人通電話、發(fā)微信,聊得最多的也是村里的貧困戶。譚靚媛不無遺憾地說,“他要忙脫貧攻堅。和他認識以后,就沒一起進城壓過馬路、逛過公園,也沒看過一場電影。但我們一起壓過一段段崎嶇的山路,踏遍一家家貧困戶的門檻,這是獨屬于我倆的特別浪漫!”
2019年底,紅石巖村4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61人全部脫貧。村民收入逐年提高、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不斷改善……這里的一草一木不僅見證了村莊的嬗變,也見證了一份甜蜜的愛情。
2020年10月12日,愛情之花結出幸福果實。肖寬、譚靚媛請假進城領了結婚證。原來,這一天是村里脫貧攻堅階段最后一個項目——大花壇的竣工日,他倆把這個日子定為他們的吉祥日。
今年5月28日,夫妻倆進村發(fā)喜糖,請村民們喝喜酒。
既是喜酒,也是告別酒。因為,肖寬這批駐村工作隊員已完成脫貧攻堅使命,就要回到原單位?!拔疑岵坏媚銈儯瑫;貋淼摹P∽T單位還繼續(xù)掛著你們。以后有什么困難,我們都會盡力幫!”離開朝夕相處900多個日夜的“親戚”們,現場肖寬笑了又哭,哭了又笑。
說到做到。有一次,夫妻倆到白貴萍家走訪時注意到,她家附近有條臭水溝,村民們都得掩鼻而過。于是,一人負責找施工隊,一人負責找經費。譚靚媛的單位支持了1萬元,最終臭水溝被填平了。
挨個拜訪過“親戚”,發(fā)完了帶來的禮物,回城的路上,肖寬和譚靚媛堅定地說,“這條山路,我們會一直走下去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