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肩膀上馱起被褥,行囊上掛著水壺,心里頭裝滿赤誠,住進了村里小屋……”這首《駐村干部》,是付曉峰最喜歡的一首歌,無事時就會哼上兩句,他覺得每句歌詞都唱出了他的心聲。
作為安徽省第七批、第八批連任選派干部。2017年,在省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工作的付曉峰向組織遞交了申請書,被選派至安慶市太湖縣小池鎮(zhèn)紅星村,一干就是4年零兩個月。2021年駐村期滿后,他又向組織遞交了留任書,將行李與情懷打包,搬到了江塘鄉(xiāng)大塘村。
在村7個年頭,付曉峰笑說自己只干了一件事,就是扎根鄉(xiāng)村、建設鄉(xiāng)村。
付曉峰(中)在村民家中調研
兩眼一睜,忙到熄燈
得知即將選派至紅星村,付曉峰打開地圖軟件,顯示這個村距離合肥有240公里,開車大約3個多小時。
盡管有了心理準備,初次去紅星村,付曉峰還是用了兩個“震驚”形容當時的心情。“紅星村是個山村,我們開了3個小時才到鎮(zhèn)上,心想差不多快到了。結果車越開越往大山里鉆,最后一直開到山頂,紅星村才到了!”
紅星村基礎設施條件非常差,全村沒有一條水泥路,村里基本上都是老人,能把摩托車騎穩(wěn)、能正常交流的村民就50來人?!斑@樣一個偏遠山村,如果組織上不去關心幫助他們,他們該怎么擺脫困境呢?”付曉峰心頭涌上酸澀。
太湖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,紅星村當時又是深度貧困村。安徽省委組織部主動承擔起幫扶紅星村的重任,先后選派部里4名優(yōu)秀年輕干部駐村幫扶,并給予大力支持。從第六批選派干部開始,兩任工作隊先后爭取到4000多萬元的項目資金,對紅星村的基礎設施和產業(yè)發(fā)展進行全面改造升級:危房改造一新,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,公交車開到了大山里……
在兩任工作隊的幫助下,紅星村趁勢而興,打造了一個占地600畝的獼猴桃種植基地,新建了一家民宿和光伏基地。在村4年,他們白天在村里干活,晚上仰望星空排解寂寞,日復一日的堅守換來了紅星村翻天覆地的變化,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1.2萬元。
選派期滿后,付曉峰遞交留任申請,再次肩負使命被選派至大塘村。不同于紅星村,大塘村集體經濟收入、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等各項工作均排在全縣第一,是太湖縣僅有的2個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村之一。但從全省的角度來看,大塘村的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還有不足。為了將大塘村建設成為安徽省的鄉(xiāng)村振興樣本村,省委組織部將其列為定點幫扶對象。
兩個村的村情村況完全不同。為了盡快適應新環(huán)境,付曉峰忙完日常工作,不是到村民家中“串門”,就是泡在田間地頭,他笑稱自己的工作狀態(tài)是“兩眼一睜,忙到熄燈”。就這樣,不到一個月,付曉峰對大塘村的基本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。
一口鍋吃飯,擰成一股繩
來到大塘村,付曉峰發(fā)現,村部兩層小樓,只用了三四間房,村級活動場所的功能沒有得到完全發(fā)揮。而且村部沿街停車也很不方便,3個月發(fā)生了兩起刮擦事件。
作為組織系統(tǒng)的選派干部,主陣地建設是主業(yè)主責,付曉峰立即向省委組織部打報告,爭取到50萬元資金,加上市縣配套資金,將村部進行整修。改造后的黨群服務中心,不僅有為民服務大廳、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室、黨員活動室等,還建成了太湖縣第一家農民健身房。村部前擴建的人民廣場,一入夏便開展紅色電影播放月活動,每天傍晚老百姓拎著凳子、搖著蒲扇,早早地趕來占座?,F在,大塘村的黨群服務中心成了全村人氣最旺的地方。
大塘村能成為太湖縣的“優(yōu)等生”,得益于背后有一個優(yōu)秀的村“兩委”班子。“老支書汪玉平是安徽省人大代表,他為大塘村的發(fā)展打下了良好基礎?!备稌苑褰榻B,2021年村“兩委”換屆后,新當選的村書記汪文達是個90后,特別有干勁?,F在,村“兩委”平均年齡39歲,是一幫有文化、有活力的年輕人。
去年下半年,村里計劃將進村主干道改為雙車道。付曉峰跑省跑市、忙上忙下,最終爭取到800萬元資金。根據施工圖紙,有7戶村民家門前的水泥路,需要向里縮進30公分。老支書汪玉平得知后,主動承擔起上門勸說的工作。村書記汪文達騰出精力去抓其他具體事務和“書記項目”。
“書記項目”是大塘村創(chuàng)建的一項黨建項目品牌,內容涉及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社會治理、環(huán)境整治等方面。自品牌創(chuàng)建以來,先后舉行了先鋒助學點揭牌儀式、人居環(huán)境改造提升等各項活動。配合“書記項目”,付曉峰還提議組建了5支黨員服務隊,分別為調解分隊、幫辦分隊、巡查分隊、濟困分隊以及助學分隊。付曉峰主動加入巡查分隊,為此他買了一輛電動車,閑暇時就騎著它“巡村”。
“現在,駐村工作隊、村‘兩委’班子、離任村干部、后備干部及選調生,大家擰成了一股繩??梢哉f我們是13個人在一口鍋里吃飯,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沒有啥工作是干不成、干不好的?!备稌苑逅实卮笮Α?/p>
創(chuàng)出品牌,干成示范
作為太湖縣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村之一。大塘村如何保持前列,發(fā)揮示范效應?付曉峰到村后,用了3個月時間,走訪了115戶脫貧戶、村民代表、村民組長及種植養(yǎng)殖大戶,又召開了4次座談會征求村民代表意見,擬定了一份《大塘村三年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。
第一件大事,就是盤活村里的資源。大塘村有110口水塘,但水面資源一直沒有得到充分利用?!斑^去,村里有個湖,名叫‘來星湖’,可是老百姓都管它叫‘三九湖’。”付曉峰解釋說,因為300畝湖面,一年租金只有9000元,幾乎是閑置的。
大塘村收回湖面經營權,湖上空間租給一家企業(yè)建設光伏發(fā)電項目,年租金15萬元,且每5年按照10%的比例遞增;水面承包給村內養(yǎng)殖大戶汪曉明,用于陸基循環(huán)水養(yǎng)魚,年租金10萬元。大塘村還爭取了200萬元項目資金,改造提升3000平方米番鴨養(yǎng)殖基地,每年根據番鴨養(yǎng)殖效益進行二次分紅。去年,靠番鴨養(yǎng)殖村里分紅15萬元。
另一件大事就是發(fā)展好菌菇產業(yè)。在大塘村創(chuàng)業(yè)園的菌菇大棚,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,鮮嫩的平菇破膜而出。園區(qū)年產菌棒100多萬棒,有香菇、黑木耳、白木耳、平菇、羊肚菌等種類,并配套建設了烘干生產線、香菇加工生產線,可加工香菇脆片、香菇粉等,年產值800余萬元,發(fā)放勞務工資60余萬元。
“要想保持集體經濟增量,只靠租金是不夠的,必須培育新的增長點?!备稌苑褰榻B,村里采取“村集體+村干部+能人”模式,成立了日興菌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,去年菌棒生產110萬棒,村集體實現分紅20萬元,帶動50余名村民就業(yè)。
傍晚時分,在道路綠化帶一側,一群“工人”正在移栽苗木花卉,他們主要是大塘村村民。為了增加村民收入,大塘村成立了安徽開拓勞務有限責任公司,主要承接建筑勞務分包和工程項目建設。付曉峰介紹,這不僅有效解決了村內閑置勞動力,還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收。去年,村集體經濟年增收40萬元,帶動12人就業(yè)。
目前,大塘村先后成立了農業(yè)、油茶、種養(yǎng)、旅游等公司和4家合作社,注冊了“盛唐大米”“興塘香菇”等4個品牌。駐村工作隊先后通過交通、水利、農業(yè)農村等部門,為村里爭取到各類項目資金3131萬元。從2019年起,大塘村連續(xù)4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過百萬元,今年預計突破160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