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暢幫助村民插秧。
去年下半年,我來到海南省萬寧市南橋鎮(zhèn)新坡村擔任村書記助理。新坡村曾經(jīng)是萬寧市2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,2019年順利脫貧。但由于位置偏遠、交通閉塞,欠發(fā)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到村不久,駐村第一書記舒源和我談心說,雖然你是名校博士,但村里的事情你比不上農(nóng)民清楚。比如,村里很多人以割膠為生,割膠的最佳時間是半夜12點,這個時段氣溫低,膠的產(chǎn)量高、品質好,收購價格高。所以你不要覺得村民白天睡覺是因為懶,其實他們非常勤勞,也很辛苦。做農(nóng)村工作最忌諱的是自以為是,你要俯下身子,去實踐去親歷,學會把鄉(xiāng)親們看作家人,這樣才能提高與他們“共情”的能力。
“‘共情’能力?”看到我滿臉疑惑,舒書記說,“這幾天你就跟我一起走訪吧”。第二天上午,我們走訪了五戶貧困戶,到最后一戶鄧大娘家時已近中午。鄧大娘是苗族,丈夫很早去世,子女在外打工,這幾年駐村工作隊幫她家改造了危房,又幫她的小孫子申請了教育補貼,日子越過越有希望。鄧大娘熱情地招呼我們在她家吃午飯,并端上了自己做的酸粉,這是當?shù)氐奶厣〕裕劦较阄段胰滩蛔⊙柿搜士谒?,舒書記看到我的樣子,笑著說,“今天就讓我們新來的駐村干部嘗一嘗大娘的手藝。”我剛拿起筷子,發(fā)現(xiàn)碗里有一根頭發(fā)。我用筷子夾住頭發(fā)的一端,從里往外挑,但頭發(fā)很長,大娘的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尷尬,舒書記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。鄧大娘不好意思地說,我給你換一碗吧。我立刻說,不礙事,在家吃飯我媽媽也會經(jīng)常掉頭發(fā),看到這根頭發(fā),好像有了家的味道。我這么一說,大家都笑了起來。臨走的時候,我和舒書記悄悄地留下了20元飯錢。
在村里生活得越久,越能感受到村民的淳樸,也越能體會到舒書記所說的“共情”能力,如同處理酸粉中的頭發(fā),把村民真當自家人,彼此就沒那么遠的距離、那么多的尷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