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初三,走進成都寬窄巷子,“民間有戲”的精彩舞臺映入眼簾。京劇《白蛇傳》、黃梅戲《天仙配》……表演者婉轉(zhuǎn)的唱腔、絢麗的服飾、靈動的身姿,將人們帶進了傳統(tǒng)戲曲的迷人世界,鼓掌聲、喝彩聲此起彼伏。
從初一至初七,川劇變臉、昆曲、豫劇、黃梅戲等劇目紛紛在這里登臺亮相。流動的民俗畫卷,在新春佳節(jié)徐徐展開,讓寬窄巷子變成一個活生生的“戲曲博物館”。春節(jié)期間,戲曲演員還會進行巡游快閃表演,為節(jié)日增添喜慶氛圍。
成都市青羊區(qū)少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溫玉戈介紹,這里匯聚了四川蜀繡、福建花燈、江西木雕等非遺項目,還有特色美食,讓市民和游客感受別樣魅力?!澳茉诩议T口感受全國各地的文化,過癮!”成都本地的陳大爺說。
作為熱門旅游目的地,成都推出成都大廟會、金沙太陽神鳥節(jié)等12大場景,作為賀新春重點文旅活動,以及樂熊貓、玩冰雪、賞花燈等迎新年特色文旅活動,滿足各年齡段人群的需求。
在成都手作非遺傳承(東門市井)體驗街區(qū),2025年成都東門市井燈會絢麗亮燈?!盁魰埖阶载暦沁z燈飾制作匠人,運用傳統(tǒng)自貢彩燈工藝,將蘭花、鳳凰、仙鶴以及蛇等元素化為一盞盞精美燈飾。”東門市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勇介紹,街區(qū)還推出蜀錦、蜀繡等非遺體驗活動,讓更多人領(lǐng)略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在成都市新津區(qū)純陽觀新春民俗廟會暨首屆非遺文化季現(xiàn)場,猜燈謎、逛非遺等活動熱火朝天。非遺集市里,繩編、剪紙等攤位依次排開,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觀看、購買。
看演出、逛廟會、學(xué)非遺……一系列特色文旅體驗,讓人們沉浸式體驗四川和成都的年味,留下難忘的記憶。
本報記者 張 帆 王明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