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來,山西省陽城縣人民法院監(jiān)察室主任李晉軍算是一個老資格的第一書記了,從2015年到現在,四年換了三個渙散村做第一書記,讓每個村都變得不一樣了。
“人心換人心而已,我就不相信哪個農民不愿意過和諧、平安、富裕的日子。”李晉軍說。
資料圖:第一書記李晉軍(中)在北留鎮(zhèn)西封村同老黨員談村里工作
從化肥進村入不了田說起
陽城縣蟒河鎮(zhèn)孔池村地處偏僻,土壤貧瘠,自然資源匱乏,鄰里糾紛不斷,民事、刑事案件時常發(fā)生,是全縣有名的“老大難”村。2013年,縣里下撥村里農民退耕還林補助的幾十噸化肥,因為村民告狀,在庫房放置一年多都未發(fā)放到農民手中,直至最后揮發(fā)失效,都沒商量出個解決的辦法。
2014年,縣供銷社又給了村里5噸化肥,也因為村民告狀而擱置;縣里磨灘至董封旅游線路從該村通過,因為積怨互相攪局而延誤了工期。
“孩子,能管就管,管不了就不用管。千萬不要米沒借上把布袋也丟了!”2015年,李晉軍被縣委組織部選派到孔池村任第一書記。一上任,就有好心的村民悄悄地和他說:“沒聽人說過這個村水澀、煤臭、人難斗嗎?為啥跑這里來找罪受!”
村委會原主任因遺留問題經常上訪,并且對繼任干部有看法,村委會原主任的意見還左右著一部分村民的立場,也就造成全村人思想不統(tǒng)一,什么事也干不成。
法律專業(yè)出身的李晉軍及時發(fā)現了端倪,多次上門拜訪,勸解村委會原主任放下包袱,把以前的問題劃分開來,屬于遺留問題的通過正常渠道解決,屬于法律問題的通過司法渠道解決,現在提出的問題,由李晉軍本人親自負責解決。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。最終,村委會原主任放棄了上訪,不僅不干擾村里工作的開展,還說服其他村民積極參與村里的各項活動。
李晉軍逐戶調查,深入了解民情村史,和老百姓嘮家常,關心關注他們的訴求,還帶領黨員干部到晉城的洞頭村、司徒小鎮(zhèn)、周村鎮(zhèn)嶺西村和石淙頭村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,夯實了孔池村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工作。
從此,孔池村有了一支向心力強、團結奮進的村“兩委”班子。隨后的工作也水到渠成:村里制訂了村規(guī)民約、財務開支規(guī)定、黨員例會等一系列制度;村“兩委”帶領村民修建公共廁所,在村里壘起了文明墻,使村里的衛(wèi)生環(huán)境大為改觀;引導農民種植小米、辣椒,想方設法讓老百姓增收致富;過年還給70歲以上的老人發(fā)大米和食用油,使村里敬老愛老蔚然成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