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閱讀
在遼寧法庫,有個“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”——八家子村。
在村里,學法用法已成為新風尚,治村水平獲得提升。法治服務形式多樣,依法依規(guī)化解矛盾。村里還有志愿者當起“戶長”,宣傳法治,調解糾紛。全村努力打造法治金字招牌,幫助老百姓學法用法,矛盾變少了,日子變好了。
從沈陽市區(qū)出發(fā),穿過沈北新區(qū),行車大約兩小時,就到了法庫縣八家子村。遼河以北,秀水河西岸,村里春風拂面,春意漸濃……其實,吹進八家子的不只有春風,這幾年,村里學法用法蔚然成風。
剛踏進村口,一面醒目的法治文化墻讓人眼前一亮。生動的漫畫躍然墻上,細一看,都是宣傳憲法、婦女兒童保護法、人民調解法等法律知識的小故事。這里是“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”,以法治村,成為常態(tài)。
換思路
村干部帶頭學法
高洪濤是八家子村黨支部書記,初見時,他剛為村民調解完矛盾,風塵仆仆趕回來。作為村調解委員會的成員,高洪濤平時除了宣傳法治教育,和司法所對接工作,還得在村里到處跑,給村民們調解矛盾。高洪濤對記者說,這幾年,村里開展“以法治村”以來,全村上下都受益,村民之間的矛盾也更好調解了。
過去,村民遇到糾紛,總要等到鬧得不可開交之后才想到找村委會調解,調解難度往往很大,村干部跑個十幾趟都是家常便飯。
“咱們治村要換個思路,講究‘以法治村’。村干部得帶頭學法,才能在全村普及法律知識,帶動全體村民一起守法用法?!备吆闈f,“近6年來,‘民轉刑’案件從未在咱村發(fā)生過。不僅村民之間的矛盾變少了,調解難度比起以前也小了不少。現在村民遇到啥矛盾,第一時間就想到找我們來調解。也不再是打打鬧鬧,變文明了,也更冷靜了。咱村干部也都講究依法辦事,村民一看有理有據的,也都能認可?!?/p>
法治宣傳做到位,村民的法律素質提高了,對村里的工作更愿意配合。
村民王維發(fā)家的院墻在村口,位置最合適辦法治文化墻,可村里跟他商量,他愣是不同意。去年,村里又找到他,沒想到,他很快就答應了。
“這是普法宣傳的好事,現在咱村里都講究法治,我也得支持。以前不愿意沿墻走,現在我沒事就在法治文化墻前溜達溜達,看看這些漫畫,還能增加點法律常識,多好?。 蓖蹙S發(fā)說。
巧用法
依法辦事化難題
以法治村,就得講究依法辦事。2005年后,村里新增160多人,一直沒能分到承包田。部分村民提出意見,要求解決。因為缺少法律知識,村兩委班子想了很多方案,也沒能妥善解決。這個問題,困擾了八家子村近10年。
隨著法律意識的逐漸增強,村干部意識到這個問題還得用法律來解決。
高洪濤帶領村兩委班子學習了《村民委員會組織法》《農村土地承包法》,并向司法所、律師咨詢了政策,最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,決定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償。終于,在2016年,這個困擾了大家多年的難題,在法律的指導下妥善解決。
類似案例還有。2016年,村里發(fā)放玉米種植補貼時,有承包者和種植者之間產生了糾紛。村民找上門要調解矛盾。秉著依法辦事的原則,村兩委班子召開會議研究解決方法,依據《農村土地承包法》,確認了承包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。在做好充足的準備后,向當事人深入解讀,上門做調解工作,有理有據,最終順利解決了這一矛盾。
不僅如此,化解鄰里矛盾也用法。八家子村的周老太,因為土地歸屬的問題,這幾年一直尋求解決。有時調解不聽勸,她急了眼還對村干部惡語相向。去年春天,為了一條壟的歸屬,周老太又跟鄰居發(fā)生了糾紛,跑到村委會,說對方占了自家的地,要求馬上解決問題。高洪濤跟大家合計,這事得依法來辦,讓雙方當事人都心服口服。
就這樣,高洪濤和村兩委班子集體出馬,拿著村里的土地賬去現場丈量、核實,又從鎮(zhèn)司法所請來所長,與第一書記一起調解。他們拿出《物權法》和《農村土地承包法》,給周老太分析情況。在法理和證據面前,自知理虧的周老太,沒了脾氣,心服口服。
“只要咱們的工作于法有據,群眾最終會信服?!备吆闈f。
送服務
法律戶長勤宣講
秀水河子鎮(zhèn)司法所距離八家子村不遠,所長張曉國經常往返于各村之間調解矛盾。他每天琢磨的,是怎樣才能把法治教育和服務送到各個村。
“縣里會定期送來普法書籍,咱們所也會定期組織座談會,給村民提供法律上的服務。解答不了的問題,咱還可以請教律師,縣里指派了‘一村(社區(qū))一法律顧問’?!睆垥試f著,便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,他在微信建立了“普法群”,里面不僅有普法骨干,普通村民也可以加入,有問題在群里隨時問。
不僅如此,法治服務在法庫縣還有更多形式。打開微信,搜索“法庫普法”公眾號,一個“與法同行”的欄目挺有新意。通過20多分鐘的案例視頻,為大家講述社會熱點的法律問題。演員們都由法庫當地的老百姓志愿擔任。
說起這個欄目,法庫縣司法局副局長楊向奎說:“這是法庫縣在法治工作上的一大亮點。咱們認真貫徹‘誰執(zhí)法誰普法’的普法責任制,聯合縣委政法委、縣委宣傳部和全縣20多家行政執(zhí)法部門,與縣電視臺合作開辦的法治欄目?!蓖ㄟ^這種形式,老百姓對法的觀念更直觀、更樂于接受,切實獲得了參與感。
從2006年開始,法庫縣還創(chuàng)新普法載體,設立法律服務中心戶,在每村設立一名“戶長”,將法治宣傳滲透到每家每戶。談到法律服務中心戶,張曉國說,品德好、思想覺悟高、熱心腸、威望高等品質,是評判一名好“戶長”的重要指標?!皯糸L”雖然只是志愿者,也沒有報酬,但對于工作卻都是積極負責。有些“戶長”哪怕只是來鎮(zhèn)上趕集,也會到所里坐一坐,看看普法書籍或者跟他交流探討。
八家子村的“戶長”高凌清,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普法先進人物。他以家為陣地,用黑板報等形式做普法宣傳工作,他自編的《法律常識》小冊子、普法小報等能鋪滿一炕。誰家發(fā)生了糾紛,都愿意找他調解。
說起今后的工作,高洪濤挺有底氣:“村民講究學法用法,對咱們工作也越來越支持了。俺們八家子村,未來肯定差不了!”